輕文藝,童趣,藝術解析的設計風格,BIR自然棉麻品牌兒童服飾

【時報-台北電】貨櫃航運三雄長榮、陽明及萬海從今年7月就開始上演利多不漲劇本,直到9月30日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(SCFI)終止連20周上漲利空襲來,又逢美股重挫,貨櫃三雄1日全數打至跌停,法人圈也掀起多空論戰,擁護者持續看好第四季獲利攀高峰,保守者認為塞港緩解,第四季運價恐走跌。

「利多不漲、利空跌停」為貨櫃航運股近期寫照,下半年當航海王的投資人,持股情緒相當哀怨。

今年以來貨櫃航運利多消息匯集,不是運價頻創高峰、營收、單季獲利創新高及上調獲利等,就是塞港無解、運力供需吃緊及國際間貨櫃航商看好產業榮景延續到2022年等,但長榮、陽明及萬海股價自7月高點反轉後就是利多不漲,市場歸咎在籌碼凌亂與當沖退潮等因素。

然運價終於有轉弱的時刻,大陸實施限電重大利空,預期未來出口貨物減少,30日SCFI運價指數在連漲20周後首次出現下跌,為4,614.1點,周跌29.69點,跌幅0.63%,遠東到美東航線運價更周跌超過6%,不過仍維持在每FEU達11,250美元的歷史高峰附近。

台股1日跳水重挫363.88點,雖然貨櫃三雄盤中跌幅一度有限,當市場認為利空出盡之際,未料近11點空方力道加劇,終場全數鎖住跌停,三大法人站在賣方。

長榮1日下跌12.5元,跌幅9.92%,收在113.5元。陽明下跌11.5元,跌幅9.62%,收在108元。萬海下跌20元,跌幅9.83%。

法人圈對貨櫃航運市場也掀起多空論戰。統一投顧依舊看好,認為歐美消費力道仍強,補庫存需求旺盛,美洲線塞港狀況惡化,船舶周轉率偏低、運輸供應鏈運轉不順等問題使運力供給持續受限,第四季淡季不淡,獲利攀高峰。(新聞來源:工商時報─記者王淑以/台北報導)